Fork me on GitHub

时间管理工具就是一场游戏

时间没有被工具节约

  1. 时间没有被节约,工具调整了我们对时间的支配,但是又吸引我们到其他地方花了时间。并且把玩工具的过程也会浪费时间。

无所事事的快乐

  1. 不要让时间工具把你是时间填的满满的,我们需要一点空间和时间,去无所事事地享受快乐。

计划还是要的

  1. 每天醒来一天中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干,用纸写出来,一项项去实现。
  2. 长期的目标,就在你每天的空闲里花点慢慢练习着去实践并接近目标。

举例说明

  1. 早上起来,看下邮件,了解下项目上要做的事情,可能常规来讲4-5个小时能干完。剩下的几个小时,可以网上冲浪,也可以办公室里找人谈谈,当然也可以去研究下长期来讲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Continue reading →

How To Focus

Why lot of people fail to focus

  1. Too much choices.

How to focus

  1. Immerse yourself in something first.
  2. Extend it with the trend.
Continue reading →

github-pages as blog

GitHub Pages Guide

Follow the guide at GitHub Pages to set up GitHub Pages as the personal blog. Next step is to investigate how to generate RSS support.

http://jmcglone.com/guides/github-pages/ http://www.pchou.info/ssgithubPage/2013-01-05-build-github-blog-page-02.html http://www.pchou.info/ssgithubPage/2014-07-04-build-github-blog-page-08.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8/blogging_with_jekyll.html

jekyll Guide

http://jekyll.com.cn/docs/structure/

http://jekyllrb.com/docs/structure/

Add images into the page

First, add images under folder ./images then from your post reference the images by using https://liuning0820.github.io/images/xxx for example: DescriptionOfImg

Google Analytics setup

I Reference Google Analytics setup for Jekyll to setup Google Analytics for my blog.

Another useful link 使用Google Analytics监控GitHub Pages访问流量

After the setup, you can navigate to Google Analytics Portal to see the measure of your website.

添加Disqus评论系统

  • Sign up new disqus profile
  • Install Disqus on my site. Give a Website name where to install disqus. And follow the UI Instruction to complete the installation and setup.
  • Open _config.yml, 修改comment下面的disqus的值为自己上一步填的Website Name.

# Comment 这是disqus的评论系统
comment:
    disqus: liuning0820

You can see your site’s comment activity here.

Troubleshooting

对于中文的支持必须是utf-8 编码,在visual studio里直接写中文,貌似不是utf-8的编码,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发现是乱码, 然后用 bundle exec jekyll serve 本地启动发现报错。

Previous

Continue reading →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参见维基百科,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换句话说,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当中任何一人进行援助的可能性越低。

社会上的旁观者效应

中国近年来的社会上的扶不扶问题,座位让不让的问题就是旁观者效应的体现。

团队中的旁观者效应

那么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团队中,想想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

想想以前我跟team开会的时候,有些具有点挑战性,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需要有人做的时候,很少有自告奋勇者站出来take 这项任务,问了一圈没人响应后, 我在会议记录(meeting minutes) 里尴尬地写下:

We/Team need to do task A :** We/Team need to do task B :**

然而,因为这里用的是我们,没有明确个人责任,责任分散了, 个人的责任感瞬间降低而失去动力,导致这样的任务长期处在 to do 状态。

想想如果把上面的任务分配如下:

Tom need to do task A :**

Jerry need to do task B :**

这样紧迫感就来了,个人不会任由这样的任务长期pending 在那里的,我们也好track 任务状态。

相信上面的这个简单的道理,你早已懂得,只是你低调,你不说。

解决办法

那么,从今天开始,在你的团队里少用“我们”,多用“你,我,张三,李四”。 So, let’s start to specify the owner when assign task.

Continue reading →

Different View

不同的视角

去年小区里成立业主委员会,作为社区的志愿者,我积极参加了业主意见征询的一系列会议。 当中关于小区没有地方集中晾晒被子的问题,被很多业主所诟病,特别是有个别业主把家中的胸罩内衣趁着外边的大好阳光,大方的拿到小区地面公共区域晾晒,引起了部分业主的激愤。

起初,我也反对晾晒之类,因为我的视角来说,这种事有伤风雅。

当然我们这批反对公共区域晾晒的群体早已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楼顶设置集中晾晒区,这样平常小区内行人走马看不到,眼不见,心不烦,也显得小区整洁有序。

在业主座谈会上,我们对自己的提案相当满意,突然有个业主站了起来: “我就是一位顶楼业主,我反对顶楼晾晒衣服。 首先,顶楼晾晒衣服,业主不随手关门,到晚上风吹门嘎吱嘎吱响,影响顶楼休息; 其次,顶楼开放晾晒有安全隐患,小孩子容易上去玩耍,除了问题谁负责。”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想法可以完全不一样。

说回到我们在单位里,在组织中,在你的项目团队中,有没有这样因为角色不同,视角不同,有过类似的 争论呢?

至少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是经常遇到: 比如说客户提需求,你觉得毫无道理; 比如设计人员提出要用吸引人的弹出式菜单,而作为开发你不希望引入太多的第三方控件,也更不想自己重新造轮。 更有UI设计的时候,A认为用这种布局结新颖,B认为用那种布局简洁,C到了后期认为布局可以优化,然后就一直争论着没有行动。

写到最后,想说的道理其实就是: 你我思想一定要开放,包容不同的声音

Continue reading →

All Tags

mindset

devops

book

ci

communication

jenkins

自媒体

hometown

geek life

cloud

ai